close

  在大多數創業者眼中,開咖啡店是一項新竹咖啡廳浪漫的事業,它不像普通餐飲店那樣繁雜,一杯咖啡能夠輕松賣個三十多塊,很多餐飲老板都很羨慕咖啡店老板。但這其實是別人眼裡的咖啡館老板,咖啡圈裡的人都知道咖啡店管理很不好做。我有個同學在北京開著一個咖啡廳,雖然生意還過得去,但是也僅僅算個副業,看起來不低的流水更像是在做慈善事業。

  想像很美好,但可能已經走入了致命的誤區。想開一家生意好又賺錢的咖啡廳?以下十個誤區最致命!其實何止咖啡廳,做任何餐飲走進這10個誤區,也離倒閉不遠了!

  1 咖啡廳投資不大,利潤很高

  創業是需要資金的,大部分人初創一定會選擇一個投資相對能承受的項目。但是咖啡廳絕對不是一個這樣類型的創業項目。因為它有很多超出你想像的預算。

  比如:房租(你說房租我考慮了呀),但是考慮了和夠不夠是兩個概念,好的鋪面光轉讓費都嚇人;人工,現在一個咖啡店的人員工資遠超很多初創者的想像,以至於最後不得不壓縮人員,降低服務質量。

  設備,(很多人說這個我不會算漏),但是你要算合適就很難,好的咖啡機出品快,穩定。和差的咖啡機價格差距很大,如何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預判來選擇合適的咖啡機是門學問,甚至還要考慮到吧台長的習慣。

  綜合上面的,你要在一個好地方開個裝修不錯服務到位的200平米的咖啡館,請至少准備80萬以上(對於一個初創來說依然不少)。

  確實咖啡單品利潤很高,顯性成本最高就是牛奶了。但是你不能單用單品的顯性成本去計算你的利潤(很多初創業者的毛病)。

  當你真正把房租、水電、人工等所有費用攤進去之後你會發現其實單品利潤比你想像的低得多,而且如果你再加上時間(也就是翻台率),你會發現低的嚇人。這就是為什麼掙錢的只有那些排隊的客流很大的咖啡廳才能開下去。

  2 愛喝咖啡的人多,喝咖啡的人更多

  這個誤區害死了很多年輕的創業者,大家都覺得喝咖啡現在是年輕人和白領們的時尚,而且咖啡這種舶來品收到不同階層人的喜愛,經常還能聽見誰誰分析下什麼地方的咖啡豆好壞,什麼方式做出的現磨好喝。仿佛咖啡已經成為很多人的主流飲品,每天一杯咖啡的口號似乎已經實現。

  但是現實很殘酷,根據全國大數據來說,現磨咖啡的消費量遠低於奶茶,碳酸飲料,茶飲,甚至遠低於速溶咖啡。

  因為身邊有很多年輕人都喝咖啡,所以很多創業者覺得我應該開個咖啡館,這個誤區是在太大。

  3 我人緣好,朋友多,大家都來照顧生意就能火

  做生意的都知道開業一定要有人撐撐場面,帶動生意火起來,於是就有了一類創業者,他們覺得自己人緣好,朋友多,自己開個咖啡館,消費又不高,大家輪流天天來捧個場,帶動下人氣,想失敗都難。

  我只能說,你除非是XX官二代,星二代(現在也得悠著點),不然誰那麼閑天天輪流圍著你轉(要比你也比不過後面說的眾籌咖啡的)。

  我見過的所有以這個想法為出發點的創業者沒有一個創業成功的。

  4 我家的咖啡比別家都好喝

  很多想開咖啡館的人都會這麼說,我做的咖啡比別家都好喝,一般還順帶把批個體無完膚(心疼一秒)。

  但是往往開過咖啡館和對咖啡館行業理解很深的人卻從來不這麼說,他們大多會說的出品穩定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線上。

  而對於口味,他們追求更好但決不說自己的一定比別人好,因為他們明白,不是每個人都是在品咖啡,也不是每個人都懂咖啡,實際經營過程中,味道能起的作用沒有你想的那麼大,何況你只是自己認為比別人更好喝。

  5 咖啡很便宜人人都喝得起,價格戰能不能引流

  記得有篇文章說十多年沒怎麼提價已經讓咖啡變成平價的消費品。這句話沒有錯,但是錯在想從事咖啡行業的創業者把這句話理解為30多塊錢一杯的咖啡對於消費者來說很平價,是平價飲品。

  你把奶茶,氣泡水,鮮榨果汁,酸奶飲品這些十來塊錢的飲品往哪放?就算是同樣幾十一杯的茶,人家還能續杯再泡呢。

  中國大多數人的消費力還沒到能每天一杯咖啡,一個月消費個近千元在咖啡上的時候。(上海廣東這種咖啡文化更好的地方除外)

  至於你說降價引流,我只提醒一點,這種價格戰的引流只有在你們擁有其它同等條件下才成立,你一個樓中小店再怎麼降價也是搶不了,漫咖啡等巨頭的客流。

  6 開咖啡廳不需要什麼技能,開咖啡廳時間很自由

  是的,需要的不多,只是需要任何一個創業項目都需要的那些基礎技能,比如:管理,成本預算,貨源渠道,銷售,服務等等。先問問作為新手的你具備哪些能力來應付哪些事情。如果都是你一人開干,新手多半是手忙腳亂。

  好的初創者根本沒有自己私人時間,這依然是個很殘酷的現實。所以,創業者開個咖啡館一點都不自由,你會身陷日常瑣碎之間,甚至還要天天代班,被固定在你曾新竹早午餐經向往的咖啡館中,只不過不是那麼愜意的看書而已,真閑到那種程度,你估計該心慌你的店要怎麼維持了。這是一個創業者普遍存在的誤區。

  7 我開咖啡店成本很低

  有一部分咖啡店創業者曾經接觸過咖啡行業的一些上游渠道,所以他們有一種優勢就是比其他人更了解咖啡店很多必需品的進貨渠道和成本,所以他們認為自己開店的成本會比別人低。

  這是他們的優勢,但是如果把這個當做資本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一個店比拼是全方位的,並且是長期的。

  所以進貨渠道或者熟悉裝修等某一個方面有優勢在長期的競爭中並不會成為你的制勝法寶,反而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攤薄這個優勢。所以不要站在這個誤區裡哈哈大笑了。

  8 我只要避開、漫咖啡等巨頭就行

  要避開、漫咖啡並不難,它們基本都有自己的選址要求,你只要避開商圈,濱江樓盤等黃金位置,大致都不會在它們影響範圍之內,但是你還要不要避開其它諸如zoo咖啡、太平洋咖啡等品牌?如果都避開了,估計你就只有開到樓下小區了,你看小區下的咖啡館有幾個活得好的?遲早變成大爺大媽的麻將館。

  有人說開精品咖啡逆襲,是,最近有報告說精品咖啡有上揚趨勢,但是拜托你仔細看看,把排名前10的品牌咖啡流量除去以後你還剩多少流量可以逆襲的。你不過是在剩下的邊角料中和更多的精品咖啡互相殘殺而已。

  所以,以為自己的咖啡館能逆襲的都是已經踏入誤區了的。

  9 眾籌開咖啡館

  這個誤區不僅大,而且誤導過相當一部分人,比如當年上一篇著名的帖子就是召集大家眾籌干咖啡館,並且成功組隊了,多勵志。但是回過頭你想想,這真的靠譜嗎?如今的眾籌咖啡館們都好嗎?還是當個失敗的嘗試,吸取經驗吧。

  眾籌咖啡館最誘人的無非3點(同時也是最大誤區):

  1。 很少的錢當股東干大事。比新竹義大利麵如一個股東出兩萬,50個股東就開干。(聽起來怎麼有點想傳銷,2萬就能干100萬的事,很不錯吧。)

  2。 聘請第三方團隊管理。公平公正公開一切經營管理財務。(這麼透明的制度誰不向往)

  3。50個股東就一天有5人每人帶3個朋友去喝喝咖啡,咖啡的場子就撐住了,還能帶動人氣順帶監督運營團隊,大家如果談事,聚會都去咖啡廳的話,這生意想不好都難。(解決初期引流難,簡直完美)

  第一、人越多就越難統合,因為每個人經濟情況,意願,思想各有不同。如果同股同權那麼後期紛爭就沒法解決。如果不同股同權那麼怎麼分權是個問題,還有包括收益,退出等等需要討論的事情很多,50個人開次會本來就是個大工程,如果一次搞不定,經常開,想每次人都齊就基本是奢望。

  第二點,第三方管理團隊看似公平透明,但是管理團隊有誰決定面試,聘請考核呢?聽誰指揮呢?向誰彙報呢?不能管理團隊1對50吧,管理團隊出了問題怎麼決定替換呢?

  最後一點所有的熟人經濟一定是消耗的,你的股東是有限的,你股東的熟人是有限的。人家沒理由和義務支持你們的事業。除非你像拉傳銷一樣拉人頭,像酒托一樣拉客戶,還真沒看見一個做生意只靠朋友捧場捧活的。

  10 跨界咖啡館

  既然眾籌不行,很多人就想到了跨界,於是各種咖啡館+就應運而生。但是咖啡館畢竟,場地有限,合適咖啡館這種業態的能+的又不多。除開各種會銷,活動,聚會。烘焙,簡餐,駐唱等等就很難再和其它業態共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hfwdfd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